中国旱作农业源自何处?专家称至少包括黄河西辽河两个起源中心******
资料图:刘国祥研究员在第六届世界小米起源与发展会议上做报告。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中新网北京12月27日电 (记者孙自法)农业起源和人类起源、文明起源一道并称为考古学研究的三大课题,其中,农业包括旱作农业和稻作农业,中国旱作农业如何起源、从哪里起源等问题,长期以来在学界有一定争议,也备受关注。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国祥研究员看来,中国旱作农业可能不只有一个起源地,至少应包括黄河流域和西辽河流域两个起源中心。
资料图:内蒙古敖汉旗一处小米种植基地。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赤峰市及敖汉旗政府等共同主办的第九届世界小米起源与发展会议,12月27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举行。刘国祥以《敖汉旱作农业与西辽河流域史前文明》为题作学术报告指出,传统观点认为,地处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是旱作农业的发源地,但西辽河流域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沟遗址炭化粟、黍遗存等发现,引发出关于中国旱作农业起源问题的新思考。
刘国祥说,目前许多学者认为,西辽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多变性和不稳定性,会使人类具有食物短缺的压力,当地的草原生态系统虽较为干旱,但河流仍能提供充足的水源,加之粟、黍的生命力顽强,完全具备农业发展的条件,非常有可能催生原始农业的产生。因此,中国旱作农业可能不只有一个起源地,至少应包括黄河流域和西辽河流域两个起源中心。
从考古学文化视角,中国北方旱作农业发展历经小河西文化时期(距今约9000-8500年)的萌芽阶段、兴隆洼文化时期(距今约8200-7200年)的形成阶段、赵宝沟文化时期(距今约6700-6400年)的发展阶段、红山文化时期(距今约6500-5000年)的成熟阶段、小河沿文化时期(距今约5000-4000年)的过渡阶段、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距今约4000-3400年)为鼎盛阶段。
资料图:内蒙古敖汉旗展示当地小米磨制过程。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他建议,今后应继续加强田野考古工作,围绕敖汉旱作农业系统,以河流为中心,系统获取土样,通过炭化籽粒建立当地旱作农业系统谱系,加强旱作农业系统的保护与延续。
刘国祥表示,兴隆洼文化兴隆沟遗址浮选出土的炭化粟和黍,经中外三家不同的碳十四实验室年代测定,证实兴隆沟出土粟的年代距今约7650年,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小米实物遗存之一,也是唯一经过精确年代测定的最早的小米遗存,表明当地是以粟、黍为主的旱作农业起源地。英国剑桥大学马丁·琼斯教授到敖汉旗兴隆沟遗址进行考察,也得出欧洲小米是由中国西辽河流域最早栽培并由东向西传入的研究结论。“考虑到兴隆沟遗址所处位置,其很有可能是小米向欧洲传播的起始点”。
即将到来的2023年已被联合国确定为“国际小米年”。刘国祥认为,“国际小米年”将提供机会引导政策关注,从而为敖汉小米等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新起点。同时,“国际小米年”也将推动对旱作农业考古文化更深入的研究、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完)
全国花样滑冰锦标赛新赛季开赛******
新华社北京1月11日电(记者李嘉)2022—2023全国花样滑冰锦标赛11日在河北承德冰上运动中心开幕。本届赛事为期三天,12日将决出男子单人滑冠军,女子单人滑、双人滑和冰舞项目的冠军将于13日产生。
作为本赛季首个回归线下的全国性花滑赛事,比赛吸引了众多高手参加。男子单人滑方面,18岁的小将陈昱东将向个人首个全锦赛冠军发起冲击。陈昱东本赛季状态出色,在去年10月初举行的国际滑联青年组大奖赛波兰站中斩获男单银牌,此后又在亚洲公开赛中包揽了青年组和成年组的冠军,他也是12月全国青年锦标赛的冠军。韩文宝和姜智敖在全国青年锦标赛上分获亚军和季军,他们的表现也值得期待。
女子单人滑赛场,16岁的卫冕冠军安香怡在本赛季完成了国际赛场首秀,在国际滑联青年组大奖赛波兰站中获得了第五名,两套节目《小丑登场》和《万物理论》颇具看点。上届全锦赛亚军陈虹伊将再次登场,此外,金书贤、王芓乔、程佳盈等一批表演风格突出的小选手同样是奖牌的有力争夺者。
双人滑项目,张思阳/杨泳超将参加他们搭档后的第一届全锦赛。张思阳曾是一名女单运动员,滑行技术突出,杨泳超曾和之前的搭档获得上届全锦赛亚军,技术扎实,大赛经验也很丰富。另一对组合杨易溪/邓舜阳本赛季以赛代练,收获了包括国际滑联青年组大奖赛波兰站第五名、全国青年锦标赛冠军、俱乐部联赛总决赛青年组冠军在内的诸多好成绩。此外,王慧蒂/贾梓麒、张嘉轩/黄一航、孙优美/李泽恩、王韵杰/刘赫霖等也将在本次比赛中亮相。
冰上舞蹈方面,上届全锦赛青年组冠军陈溪梓/邢珈宁将力争站上最高领奖台。同样在上届全锦赛出战青年组比赛的曹路唱/陈建旭等年轻选手将在本赛季完成升组比赛。
《光明日报》( 2023年01月12日 09版)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